集水池
(1)集水井容积
集水池容积按一台泵5min出水量计,即
V=Q单*5*60/1000=65.5m3
(2)集水井面积
集水井有效水深为2m,则其面积为A=65.5/2=32.75
四.集水池设计计算。(此设计为岸边取水泵房)。
集水池尺寸应满足安装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的要求。
集水池水位: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大头直径:DN≧(1.3~1.5)d=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长度:L≧(3.0~7.0)×(D-d)=
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壁距离:≥(0.75~1.0)D=
喇叭口之间的距离:≥(1.5~2.0)D=
喇叭口距集水池底距离:≧0.8D=
喇叭口淹没水深:≧(0.5~1.0)=1.0m
所以,集水池长度=(注:后还要参考水泵机组之间距离调整确定)。
吸水井宽度=520×2+650=1690mm。
一体化污水泵站的设计详细内容
(4)集水井尺寸的确定
为了扩大容积,在已计算的集水池基础上扩大,为了减小土方施工量,并达到水位足够深的情况下,只扩大其上部尺寸,格栅各半段直接连入集水池。
传统泵站与一体化泵站的区别
控制系统:传统泵站需要建立专门控制室,以及需专人管理,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一体化泵站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和远程管理控制,客户无需建立控制室,即可实现泵站远程控制,节约人力成本。
使用寿命:传统泵站采用的混凝土为多孔材料,会与土壤中的气体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易腐蚀、泄漏、开裂;而一体化泵站采用具有很强抗化学腐蚀能力的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泵内还设置自清渣流体底座和高效无堵塞潜水泵,令泵站保持的运行状态,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一体化泵站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一体化泵站单井筒直径大于3M或者多井筒联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地基基础专项设计。
一体化泵站其他规格的一体化泵站应进行地基基础的复核。
一体化泵站宜设置于绿化带内。
设置于绿化带内的一体化泵站,顶盖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湿式泵站的顶盖应高出周围地面200mm以上。
2、干式泵站的顶盖应高出周围地面450mm以上,并应进行防水设计。
设置于车行道的一体化泵站应设置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混凝土井基座,井盖应与路面持平。
设置于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内的一体化泵站,应设置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顶盖,顶盖宜与路面持平